科室新聞
2007第四屆天壇全國呼吸內鏡技術高級講習班
2007第四屆天壇全國呼吸內鏡技術高級講習班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呼吸科于2003年起,開始了呼吸內鏡介入工作,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患者前來就診,和醫師前來進修學習,為廣大患者解除了疾苦,受到業界的重視,和患者的歡迎。在此基礎上,在張杰教授的負責下,呼吸科于2004年、2005年和2006年連續3年成功舉辦了呼吸內鏡技術研討會,會議邀請了十多位國內外知名教授前來講學,受到廣大參會者的歡迎,和業界的一致好評,對我國呼吸內鏡醫學的發展和普及作出了一定的貢獻。通過連續4年的發展,我院的呼吸內鏡技術已經成熟,在此基礎上發表了數篇論文,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個技術全面的呼吸內鏡介入團隊,開展了呼吸內鏡下介入診療的各項技術;近年來國際呼吸內鏡技術發展很快,在此影響下,國內呼吸內鏡技術也需要普及,廣大呼吸內科醫師也迫切希望了解和學習各項診療技術;在上述背景下,應廣大醫務人員的呼聲,于2007年8月9日-8月12日,北京天壇醫院組織召開了《2007第四屆天壇全國呼吸內鏡技術高級講習班》(項目編號:2007-03-02-014,授予國家級 I 類學分10分)。會議吸引了全國117位呼吸內鏡專業人員,取得了完滿成功。此次會議的主題是普及實用技術,強調實用性,因此講者全部由我院實際操作人員組成,講者生動具體又詳細的講解各種操作的過程和步驟,并同步進行了現場演示,現場氣氛活躍,討論熱烈,取得了預想的效果。
具體內容如下:
一般介紹
一、呼吸內鏡技術概論( 張杰教授)
二、天壇醫院呼吸內鏡技術團隊及呼吸內鏡技術專業網站簡介 (張杰教授)
三、氣管鏡檢查的協作與內鏡的日常維護(徐敏技師)
四、氣管鏡無痛檢查技術 (董淑文 副教授)
五、內鏡室參觀、講課內容的現場演示或錄像(董淑文、徐敏)
診斷技術
一、氣管、支氣管腔內疾病的診斷
1.腫瘤的早期診斷――超細支氣管鏡、熒光及NBI技術(王曉陶副教授)
2.病原學的診斷――PSB及遠端肺泡灌洗技術( 郭偉主治醫師)
3.肺部其他疾病的診斷――肺泡灌洗技術的應用(邱小建主治醫師)
二、縱隔病變的診斷
1.TBNA、TENA與EBUS-TBNA(縱隔鏡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張杰教授)
2.現場細胞學技術(On Site Cytology)(王娟 主治醫師)
三、肺部及胸膜疾病的診斷
1.經CT引導穿刺技術對肺部疾病的診斷(董淑文 副教授)
2.內科胸腔鏡對胸膜疾病的診斷(董淑文 副教授)
治療技術
1.呼吸內鏡介入治療途徑的選擇(麻醉、硬鏡、插管、喉罩?)(張杰教授)
2.呼吸內鏡介入治療的麻醉技術(李淑琴 教授)
3.現代硬質支氣管鏡技術的臨床應用(張杰 教授)
4.呼吸內鏡介入治療技術的比較(電切、激光、APC、冷凍?) (張杰 教授)
5.氬等離子體凝固術(APC)在氣道腔內疾病中的應用(黨斌溫 副教授)
6.球囊擴張技術在氣道腔內疾病中的應用(黨斌溫 副教授)
7.冷凍技術在氣道腔內疾病中的應用( 張杰 教授)
8.氣道支架置放的指征、置入及取出技術 (張杰 教授)
9.重癥患者呼吸內鏡介入治療術前、術后的監護及并發癥的處理 (韋秀萍 副教授)
10.肺泡蛋白沉積癥與全肺灌洗技術( 郭偉 主治醫師)
在上述講課的基礎上,會議還設了兩個專題討論,第一個主題是肺泡蛋白沉著癥的診斷和治療,并生動介紹了2例患者的診治經過;第二個主題是胸腔鏡技術的臨床應用,也介紹了2位患者的曲折診治歷程。
現場演示內容如下:采用全麻技術,在硬鏡下成功切除1例氣道內腫物,并同時應用了氬等離子體凝固技術。采用局麻鎮靜,使用球囊擴張技術治療支氣管狹窄2例,胸腔鏡診斷不明原因胸腔積液1例。手術操作的同時,現場演示了細胞學快速技術,同步進行了病理學診斷。
現場參觀內容如下:支氣管鏡室的設置和消毒,硬鏡的插入技術,現場細胞學技術演示,肺泡灌洗液的檢查步驟,對部分學員進行了手把手的指導操作。
3天時間,共計30學時,會議緊張而又有條不紊進行了各項安排議程,圓滿的結束了,各位學員帶著滿意的笑容,結束了自己的行程,但沒有結束自己的學習,部分學員要求前來進修學習。在我寫這篇總結時,已經有學員來到我院進行業務進修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