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常識
小兒燙傷護理及預防
兒童好奇心強,沒有危險感和自我防護意識,看到桌上的開水杯就要去碰,看到飲水機的按鈕就要去按,所以兒童比成人發生燒傷的概率更高。夏季是兒童燙傷發生的高發季節,孩子的大部分皮膚裸露在外面,火、熱液等更容易直接接觸皮膚。
燙傷是兒童生活中最常遭遇的意外傷害之一,燙傷可造成局部組織損傷,輕者損傷皮膚,出現腫脹、水皰、疼痛;重者可引起血管、神經、肌腱等同時受損。燙傷引起的劇痛和皮膚滲出等因素可導致休克,晚期出現感染、敗血癥等并發癥而危及生命。
燙傷的家庭救治原則是迅速脫離致傷源、立即冷療、保護創面、維持呼吸道暢通、就近急救和轉送專科醫院。
正確的降溫三部曲——及時進行“沖、脫、泡”
1.沖:是指燙傷后立即脫離熱源,進行“冷卻治療”。方法是用流動的冷水沖洗創面半小時以上,四肢可浸泡在冷水中,以阻止高溫進一步滲透加重組織損傷。
2.脫:要掌握時間。如果被開水燙傷,衣服上仍然有較高的水溫,不脫去衣服,相當于沒有脫離熱源,仍然會加重傷情。但脫掉衣物時一定要把握好時機,正確的方法是“邊沖邊脫”,即先將隔著衣褲或鞋襪的燙傷處在流動冷水下沖洗,然后用剪刀剪開衣袖、褲腿或鞋襪,千萬不要匆忙脫去寶寶被燙部位的衣褲和鞋襪。否則會使表皮隨同鞋襪、衣褲一起脫落,造成二次傷害,不但加劇寶寶的痛苦,而且容易感染,加重病情。
3.泡:是指脫下衣服后要繼續把傷口泡在冷水中。一般來說,浸泡時間越早,水溫越低(但不要低于5 ℃,以免凍傷),效果越好。泡冷水可持續降溫,避免起泡或加重病情。
經過上述處理后,輕微燙傷者可遵醫囑在創面上涂燒傷濕潤膏;眼部灼傷沖洗后,不要用手揉眼睛。如果創面上出現了小水泡,注意千萬不要弄破,應用干凈的敷料或就地取材,如方巾、床單等覆蓋傷部,以保護創面,防止污染。千萬不要在創面上擅自涂抹藥物,或聽信土方涂抹醬油、牙膏等等。這種不正確的處理方法將會加重孩子的痛苦,使孩子傷上加傷,也為醫生處理傷口帶來麻煩。保護好敷料,防止脫落,注意觀察包扎側肢體的血液循環情況。
燙傷對于孩子來說,是一種意外傷害,只要家長加強安全防范意識,燙傷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給孩子穿化纖等容易著火的衣服;不要讓孩子玩打火機、火柴、鞭炮等易燃危險品;告訴孩子不可將小手放入電插座孔,小心“電老虎”吃人;不要讓孩子觸摸煤氣開關;不要讓孩子進入廚房;大人抽煙時要遠離孩子,以免煙蒂燙傷孩子。
各位家長一定要細心哦!
(兒科病房)
上一篇: 頭疼、惡心、嘔吐,也許是青光眼惹的禍
下一篇: 如何應對高考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