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常識
運動中常見的病癥
春暖花開,萬物復蘇,又到了開運動會的季節,不少單位會在這時組織各種運動會。運動固然對身體有益,但不恰當的運動方式、方法反而容易導致運動損傷。那么運動中會有哪些損害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那些運動中常見的意外傷害,防患于未然。
NO.1低血糖
大家可能有過這種經歷,為了減肥沒吃東西就開始體育鍛煉,或者高強度運動了很長時間,或者賽前特別緊張的時候,突然覺得自己頭暈、心慌、出虛汗。沒錯,你很有可能是低血糖了。低血糖是由于體內血糖大量消耗,以致使體內血糖過低,大腦皮質調節糖代謝的機能紊亂,出現一系列臨床癥狀。嚴重低血糖甚至會引起神志模糊,語言不清,精神錯亂,躁動不安,甚至昏迷。低血糖危害這么大,那我們如果低血糖了怎么辦呢?
低血糖癥發生時,首先要平躺,神志清醒者可喝濃糖水或吃少量食品,一般即可恢復。若癥狀較重者,應迅速送醫院救治。注意患病未愈、空腹饑餓或體質較差時,不宜參加長時間的劇烈運動,在長時間運動中,可補充一些含糖的飲料。
NO.2骨骼肌肉的傷害
運動中如果遇到損傷,應該怎么處理呢?嗯…有沒有興趣了解一下RICE。
RICE——處理運動損傷的原則
在運動傷害的處理原則中,RICE是用來做急救處理的,如:處理挫傷(撞傷)、肌肉拉傷、關節扭傷、脫位及骨折。
R=Rest(休息)受傷后好好休息可以促進較快的復原。
I=Ice(冰敷)冰敷袋置于受傷部位,受傷后48小時內,每隔2-3小時冰敷20-30分鐘。冰敷使血管收縮,減少傷處的腫脹、疼痛及痙攣。
C=Compression(壓迫)壓迫使傷害區域的腫脹減小。以彈性繃帶包扎于受傷部位,例如:足、踝、膝、大腿、手或手腕等部位,來減少內部出血。
E=Elevation(抬高)抬高傷部加上冰敷與壓迫,減少血液循環至傷部,避免腫脹。傷處應高于心臟部位,且盡可能在傷后24小時內,都抬高傷部。當懷疑有骨折時,應先夾板固定后再抬高,并迅速轉送至附近醫院進行正規的診治。
No.3運動中暑
運動會臨近夏天,在賽場上努力拼搏的同時,大家要小心運動中暑。人在劇烈運動時,肌肉收縮會產生大量的熱而造成運動員體內的過熱狀態,如果同時處于在高溫、高濕和通風不良的環境中,則會引起以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和水、電解質丟失過多為特點的疾病——運動中暑。中暑早期可有頭暈、頭痛、嘔吐現象,逐步發展為體溫升高,皮膚灼熱干燥,嚴重者可出現精神失常、虛脫、抽搐、心率失常、血壓下降,甚至昏迷危及生命。那么怎么才能有效避免運動中暑呢?
盡量避免在一天中最熱的時間進行體育運動,運動時宜穿淺色衣服,戴遮陽帽,保證充足的睡眠,并加強常規醫務監督。炎熱天氣訓練和比賽時,注意補充水分和蛋白質,額外增加維生素B1、B2、C供給量,對不耐熱個體要加強預防措施。如發現中暑者應及時扶送到陰涼通風處休息,同時采取降溫消暑措施,如解開衣領,額部冷敷做頭部降溫,喝些清涼飲料,并補充生理鹽水或葡萄糖等。嚴重患者,經臨時處理后,應迅速送往醫院做進一步治療。
(急診 張初吉)
上一篇: 高溫來襲,全民防暑
下一篇: 關于肥胖,那些不得不說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