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常識
【天壇科普】“神獸”在家,如何科學“喂養”
這個特殊的春季,家家戶戶的“神獸”寶貝們被結結實實“按”在家里,外出活動很少。這種情況下,該怎么科學“喂養”,保證孩子們的健康呢?
中醫認為,兒童有以下不同于成人的生理特點:
防御邪氣的正氣不足,抵抗力弱,容易感冒;
臟腑功能弱,變化快,比如容易從感冒轉為支氣管炎甚至肺炎;
脾胃功能弱,消化能力不足,容易產生積食和濕氣,進而產生內熱;
生機蓬勃,發育迅速,病因和病理簡單,對藥物敏感,容易康復。
從病理方面來說,兒童最常見的疾病是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疾病,養護好這兩個方面,孩子的生長發育就會比較正常。
消化系統最怕寒涼
消化系統最怕寒涼。冰箱里的食物、飲料很涼,拿出來要放一放再入口。同時,從中醫的理論來看,一些常溫的食物對于我們的消化系統來說也是偏涼的,例如一些水果等,在食用的時候也要辨別一下它們的寒熱屬性,比如脾胃虛寒的人,就不適合吃太多寒涼的食物,同樣,“熱性”的人也不宜大量食用熱性的水果。
孩子不愛吃蔬菜怎么辦?
蔬菜里面富含維生素和纖維素,很多孩子不愛吃蔬菜,可以把蔬菜盡量切碎一點,與主食和愛吃的食物混合在一起吃,這樣就不會缺乏營養。
消化系統怕過饑過飽
兒童之所以常見“積食”,一是自身消化能力不足,二是兒童自我控制能力較差,遇到愛吃的甜食或者肉食就容易吃得過多,不愛吃的也許吃兩口就不再吃了。吃少了可能不到飯點就餓了,這時有些家長會給孩子吃些零食。人應該一日三餐,按時吃飯,消化道會在固定時間分泌各種消化酶幫助促進消化吸收,如果其他時間吃的零食過多,消化液的分泌就容易紊亂,消化能力更加減弱,正常的進食反而不能充分消化吸收。建議兒童在上午和下午的正餐中間時段可以少量吃一點酸奶和水果,但不宜過多,以免影響正常飲食。
注意運動
兒童青少年生性活潑好動,在家里應當適度鍛煉,建議安排在上午和下午,各15-20分鐘,活動后能夠微微出汗為好。鍛煉方式盡量多樣化,如廣播體操、跳繩、踢毽子、原地跑等。在上網課的間隙,多眺望遠方,做眼保健操,防止眼睛疲勞。運動鍛煉有助于消化,有利于睡眠,對于學習壓力也有舒緩調節作用。
穿衣保暖
老話講“清明前后冷十天”。清明時節溫差比較大,早晚偏涼,一定要根據天氣適當增減衣物,注意保暖。既要適當“春捂”,也不要捂得出汗,反而容易著涼上火。要多問孩子自己的感覺,不能以成人的標準判斷。
睡眠
兒童長身體的時間都是在晚上。千萬不要因為不用上學就晚睡晚起。同時也要避免孩子的生物鐘受到大人的作息時間影響。孩子晚上最好9點以前上床睡覺,早上8點以前起床,充足有效的睡眠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
小貼士
如果孩子已經出現積食、不想吃飯、大便異常、舌苔比較厚等癥狀,可以煮白蘿卜湯或者泡點山楂水喝,在這些基礎上還可以加點生姜和紅棗一起煮泡。姜和棗是一對藥,既能夠調和脾胃,也能夠發散風寒邪氣,可以少加點紅糖,不要用冰糖。但是有一點要注意,中醫認為,山楂主要是消肉積的,只有肉吃多了不消化,才適合臨時用山楂,如果不是單純食肉過多,還可以用炒神曲、炒谷麥芽、炒雞內金這些藥物,泡水或者熬在粥里面吃。這里再推薦兩個比較平和的中成藥,可以臨時服用:大便干伴有肚子脹的,適合吃四磨湯口服液;大便不成形,消化慢的,適合用保濟丸。
呼吸系統要怎么養護呢?
中醫五行理論認為,脾土生肺金,呼吸系統的養生最依賴消化系統的正常。
《黃帝內經》說:“形寒寒飲則傷肺”。除了避免著涼和食用涼性食物,一定要盡量少吃寒涼的藥。孩子感冒初期和咳嗽初期,不一定都是上火和肺熱,更多的是感受風寒和積食生痰。給孩子選擇中成藥治療感冒的時候,要看清說明書,沒有明顯的嗓子疼、便秘、咯黃痰,盡量少用寒涼藥物。癥狀比較輕的可以試試小兒推拿,或者煮點“生姜水”喝。
“生姜水”就是用生姜20-50克,蔥白20-30克,紅棗4-6個,煮沸15-20分鐘,當水喝。如果覺得不太好喝,可以加點紅糖調節味道。咳嗽有痰時,可以加白蘿卜100-200克,藕50-100克。兒童的用量可以再小一些。
最后再強調一下,咳嗽初期不要隨便喝梨水潤肺,梨是寒涼的,只適合肺熱傷陰的咳嗽,有痰或者積食都是不適合用的。
上一篇: 關于帕金森病,您知道多少?
下一篇: 【天壇科普】別讓疫情打亂你的正畸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