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動態
北京天壇醫院江濤教授榮獲十四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2022年5月30日是第六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當天舉行的中國工程院第十六次院士大會上,揭曉了第十四屆光華工程科技獎獲獎名單,中國工程院院長宣讀獲獎者名單,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江濤教授,榮獲中國工程院光華工程科技獎。
江濤長期從事神經外科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是我國神經功能保護手術理念的率先實踐者與手術策略的主要創建者,腦腫瘤治療領域的學科帶頭人。腦膠質瘤是神經外科領域最難治療的疾病之一,是青壯年第一位腫瘤死因,由于大腦自身的復雜性,腦膠質瘤在診療發展上長期落后于其他系統的腫瘤。20余年來,江濤帶領團隊圍繞腦膠質瘤手術與功能保護,分子病理指導個體化治療,惡性進展與復發機制等重大難題開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成果。
江濤帶領團隊建立腦膠質瘤手術切除與功能保護新策略,針對運動功能,創新性提出腦運動功能拓撲網絡損傷與修復機制、運動區占位分型和新的島葉分型;針對語言功能,建立了多語種語言功能區精準定位與保護方案,提出語言功能區膠質瘤分期切除術式。
同時,江濤帶領團隊創建以分子病理分型指導手術為核心的腦膠質瘤個體化治療方案;發起中國腦膠質瘤基因組圖譜計劃,發現并命名融合基因PTPRZ1-MET,揭示其促進腦膠質瘤惡性進展的機制。
據統計,江濤團隊綜合應用腦膠質瘤手術切除與功能保護新策略,近15年完成功能區膠質瘤手術3400余例,全切或近全切率達96%,術后永久功能障礙率僅1.6%,顯著優于國外報道;綜合應用分子病理分型指導治療,惡性程度最高的膠質母細胞瘤5年生存率達15.5%,顯著優于國外報道。同時,江濤團隊以PTPRZ1-MET為靶點研發的MET單靶點抑制劑伯瑞替尼,Ⅰ期臨床試驗顯示患者中位生存期由6個月延長至15個月,正在進行Ⅱ/Ⅲ期臨床試驗。
在江濤等神經外科專家的努力下,我國膠質瘤診療步入世界先進行列,真正實現了讓腦膠質瘤患者活得更長,活得更好。
光華工程科技獎由中國工程院發起,經國家科技獎勵辦公室批準,每兩年頒發一次,旨在對工程科技和管理領域取得重要貢獻的中國工程師、科學家給予獎勵,是我國工程科技界的一項重要獎項,也是中國社會力量設立的中國工程界的最高獎項。
江濤在中國工程院第十六次院士大會頒獎現場(右三)
上一篇: 這個“六一” “大白”陪你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