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文化
烈日熔金處 醫心躍動時 ——神經外科學中心運動會選拔賽
2025年6月24日下午,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學中心在法官學院體育場舉行了一場秋季運動會動員選拔賽。24日雖然是夏至剛過,陽光就似仲夏的驕陽,烈日當空,陽光疊加熱浪,將運動場的跑道烘烤得發燙。為備戰醫院運動會,神外人奮勇爭先,一場凝聚著團結與奮進的神外運動員選拔賽,在這片被烈日浸染的賽場上拉開帷幕。
本次選拔賽因場地的限制,只安排了田徑的100米,800米,實心球、跳遠等項目。從組織比賽伊始,神經外科學中心十五個科室的工作群便化作一片沸騰的海洋。平日里專注于精密手術、嚴謹查房的醫護人員,終于有了一試身手,展示強健體魄的“秀場”,無論是鬢角染霜的資深專家,還是青春洋溢的護理新秀,都紛紛踴躍填報項目。由于群眾熱情高,分會主席賈文清決定下次比賽再增加游泳,排球,籃球等項目。
運動場上,夕陽西下的陽光仍肆意傾瀉,比此時37度高溫更熾熱的,是神經外科學中心醫護人員對運動的熱忱。雖然只是選拔賽,神外人也將他們對職業的執著,化作對賽場的向往,在另一個“戰場”上,展現神外人的別樣風采。百米賽道上,雖然沒穿正式的比賽運動服,神外參賽選手個個身姿挺拔,如同蓄勢待發的勁松,發令槍一響,他們如離弦之箭,腳下騰起細碎的塵埃,汗水在陽光下折射出晶瑩的光芒。啦啦隊員們用遮陽帽當旗幟,配合上充滿韻律的加油聲,為選手們筑起無形的動力之墻。
在實心球場地上,輪到楊新健教授上場了,他每一步都踏得沉穩有力,俯身雙手穩穩托起那枚沉甸甸的實心球,藍色的球體與他微抿的嘴角、繃緊的臂膀線條形成一種力量的共鳴。沒有花哨的預備動作,只有一種在手術臺上才可見的凝練與專注。那沉重的實心球,在他手中仿佛獲得了生命與方向,不再是負擔,而是他意志的延伸!實心球不再是一塊笨重的球,而像一顆燃燒的流星,裹挾著他全部的心氣與斗志,劃出一道飽滿、剛勁、一往無前的弧線!時光與重量,都在那奮力一擲中,化作了昂揚軌跡的注腳。那弧線里,飽含著對攻堅克難目標純粹的征服。
100米的項目比賽,已經接近終點,勝利在望,由于起步太快沖刺太猛,神外腦血管3病區主任醫師李鑫突然腳步失去平衡,摔倒在地,場外的保障團隊立即入場查看,李鑫說著“沒事沒事”繼續完成比賽。這一刻,勝負的界限變得模糊,神外人奮勇爭先的光芒愈發耀眼。
選拔賽不僅是速度與力量的較量,更是意志與精神的考驗。面對高溫的挑戰,選手們始終保持著昂揚的斗志。他們用堅定的步伐丈量跑道,用拼搏的汗水書寫青春。每一次起跑、每一次跳躍、每一次沖刺,都彰顯著神經外科人永不言棄的精神風貌。劉丕楠教授說,在手術臺上,我們需要嚴謹細致;在運動場上,我們神外人同樣要展現出勇往直前的氣魄。夕陽西下,余暉為賽場披上一層金色的紗衣。這場在烈日下舉行的選拔賽,不僅選拔出了代表科室出征的運動健兒,更在每一位參與者心中,再次耕植下了團結奮進的種子。這不就是王忠誠院士所代表的面對神經外科的疑難雜癥,神外人永不言棄,每一例的救治都是一次新的起跑、一次新的超越。這不就是王忠誠院士精神所代表的“醫學無止境,貴在勇攀登”的具象化表現么?天壇神外人已經接過了父輩的旗幟,在醫院的高質量創新發展中,發揚賽場的拼搏創新精神,賦予王忠誠院士精神新的時代含義,讓忠誠精神成為人民健康的信仰,讓仁心穿透技術,讓中國神經外科的醫療故事因我們而續寫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