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動態
傳遞檢驗之音,傾聽臨床之聲——檢驗科舉辦2017系列專題講座
北京天壇醫院檢驗科臨床溝通小組成立兩年多的時間,通過前期努力已經與臨床建立了良好的溝通渠道,成為很好的合作伙伴,完成了幾次深入臨床科室的大規模宣講,在2016年年底也嘗試性的邀請了急診科郭偉主任為我們檢驗科進行了一次有關“綠色通道”的專題講座,在對我們急診室綠道患者檢驗報告時間給予肯定的同時也讓我們深深感受到綠道病人“爭分奪秒”的重要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17年我們將加強與臨床的雙向溝通,邀請更多臨床科室的學科帶頭人走進我們科室進行專題講座和交流探討,定期召開有專項主題的研討沙龍,帶動檢驗與臨床的科研臨床合作,為新醫改形勢下的醫院發展而努力。
2017年4月24日中午12:30,神經內科趙性泉主任受邀在檢驗科休息區進行了第一場專題講座“青年卒中的診斷策略”,張國軍主任主持本次會議,他講到“首先非常感謝趙性泉主任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給我們大家帶來精彩的專題講座,我們科室臨床溝通小組自成立以后進入臨床進行了很多次溝通宣講,真正實現了傳遞檢驗之音,那今后我們就要多邀請臨床科室的人走進我們檢驗科,做到傾聽臨床之聲,相信這種互動形式會使我們的年輕人更快的成長,碰撞更多臨床與檢驗合作的火花。”
趙性泉主任從概念、流行病學、 常見危險因素、 病因分析、 診斷與鑒別、 治療預后幾大方面對青年卒中進行了介紹,并著重講解了青年卒中目前在醫學檢驗領域的發展前景,青年卒中是指18~45歲的急性腦血管病,包括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和急性出血性腦血管病,青年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病率呈逐漸升高的趨勢,常見的和可能的病因包括動脈病變(早發性動脈粥樣硬化和非動脈粥樣硬化),心源性腦卒中,高凝狀態等,在診斷方面目前主要依靠的是影像學檢查結構性的改變,在實驗室相關檢查這一方面還存在很大的空缺,僅僅靠血常規凝血象一些常規檢查是無法滿足診斷需求的,去年檢驗科新開展的易栓癥的篩查蛋白C、蛋白S的檢測就能很好的應用于臨床,如果可以研究血液成分異常的相關標志物或者找到卒中直接相關的生物標志物,對于腦卒中的預測和診斷將有極大的意義。
通過趙性泉主任對青年腦卒中的介紹,我們不僅對這個疾病有了初步的認識,更多的是從中發現更多我們可以去思考可以去做的事情,只有真正的了解了臨床的需求,我們才能更好的和臨床合作提高我們的診斷水平,以求更好的為患者服務。接下來我們溝通小組會組織更多的講座與交流,歡迎更多的同仁加入我們的活動!(檢驗科 張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