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指導
偏癱患者功能鍛煉小知識
偏癱患者功能鍛煉小知識
小張今年36歲,兩個月前查出膠質瘤,上周行手術治療,術后右側肢體肌力Ⅱ級,病理結果為星形細胞瘤Ⅲ期,作為家里的頂梁柱小張一直難以接受這個事實,護士針對小張的情況為他做了以下肢體康復指導。
一、為偏癱患者進行功能鍛煉時需注意什么?
1、在偏癱患者進行功能鍛煉前,應先向患者告知鍛煉的意義和作用。在鍛煉中要讓患者及時看到自己在取得的進步,以增強信心。
2、功能鍛煉須長久進行,開始活動量要小,持續的時間要短,待患者機體適應后,適當加大運動量 ,延長運動時間。以患者不出現頭暈、心悸、氣短、出汗為原則。
3、功能鍛煉應循序漸進,不能要求過高,以免造成精神和體力的過分緊張。在運動中若出現任何不適,應中止鍛煉,以防發生或加重不適反應。
4、功能鍛煉的方式方法和運動量必須根據病情、一般健康情況、功能恢復情況以及性別、年齡、職業、既往運動經歷等個人特點作個別決定,不可強求一致。
5、功能鍛煉中,運動與休息適當交替進行,使患者得到較多的運動鍛煉,又不至于疲勞。每次功能鍛煉后,密切注意患者的反應,如肌張力增高,可能為運動量太大、緊張或勞累。
6、偏癱患者有明確的急性炎癥存在時,如發熱超過38℃,或感冒、一般狀況差則不宜進行功能鍛煉。
7、患者功能鍛煉時,衣著要合身,避免穿過緊過小的衣服,以免影響循環和活動。
二、為偏癱患者進行功能鍛煉的方法:
鼓勵和輔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是癱瘓患者護理的重點。
1、循序漸進:鍛煉應避免操之過急,若每天鍛煉時間過長,導致過度疲勞,反而會適得其反。一旦開始鍛煉,則要從由家人幫助的被動活動,一步步逐漸過渡到患者自己主動活動,由健康的肢體帶動癱瘓一側的肢體進行鍛煉,如患肢的屈伸、內旋、外展等。
2、按摩翻身:先按摩健側,再按摩患側,對肩關節、髖關節等大關節定期做旋轉運動。同時經常協助患者翻身,至少每2小時一次,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褥瘡形成。
3、床上運動:躺在床上進行各部位的運動,如練習抬頭、挺腰、收腹,伸屈,抬腿、坐起,練習臂力等。為站立行走創造條件,再做好下床的準備。
4、站立訓練:開始由家人或護理人員給予適當的支撐,也可利用拐杖等,先練習站立,待站穩后撇開支撐物慢慢移動身體。
5、邁步:當患者能夠站穩而無疲勞感時,可開始步態鍛煉,邁步一開始時不可硬拉,如癱瘓肢體抬舉不便,可用一根繩套于患者患腳,協助抬腳起步,但要特別注意防止跌倒。
6、細微動作鍛煉:主要練習抬臂、抓、拿、拾物等動作,還要充分利用小物品,如:健身球、健身圈等進行細微動作鍛煉。
通過循序漸進的鍛煉,三個月后小張右側肢體功能已基本恢復。
神外九
2017.7.
上一篇: 幼兒易患6大流行疾病及預防措施
下一篇: 帕金森病引起便秘的原因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