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常識
遇到花粉和空調,你“過敏”了沒?
春季踏青賞花,盛夏空調乘涼,原本是生活中很愜意的事情,可最近總有身邊的小伙伴向我抱怨,全家一起去公園看花,回來就犯鼻炎了,鼻涕眼淚一起流,那酸爽勁兒真的無法形容;最近天氣特別熱,38℃的高溫,幾乎所有的室內場所都開了冷氣,地鐵、公交、商場、單位、家里,只要不在室外,就離不開空調了,但是,還是有小伙伴不幸中招,遇到冷空氣就噴嚏連連,鼻涕橫流,越來越多的人享受不了空調的涼爽了。入春入夏以來,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咳嗽變異性哮喘、過敏性皮膚病、過敏性結膜炎等等,偷偷向我們發起進攻,“談過敏色變”已經成為春夏最流行的話題了。那么傳統醫學是如何看待過敏性疾病呢?我們又能從傳統醫學理論中找到哪些防治思路呢?
過敏性疾病與風邪的關系
過敏性疾病具有起病急、發病快、傳變迅速、易反復發作、部位多變、游走不定、瘙癢難耐和癢感不斷的特點,與中醫理論“風邪”的致病特點十分相似。如過敏性鼻炎,遇到冷風后即出現鼻塞咽癢、噴嚏流涕,甚至嗅覺全無;蕁麻疹發作時起病急,來勢快,皮疹驟起驟消,來去不定,瘙癢不已,很符合風邪“善行而數變”的特點;過敏性哮喘發作期多有鼻、咽及氣道發癢、噴嚏、流涕、咳嗽和胸悶等先兆癥狀,符合“風性開泄”的特點。
中醫理論所提及的“風”,既包括來自自然界能致病的“外風”,也包括由于人體內部陰陽失衡、臟腑功能失調而化生的“內風”。春季自然界多“外風”,且春季為花開季節,空氣中的花粉等過敏原的濃度比較高,通過呼吸系統吸入的過敏原種類增多、密度增加、數量增大,此時的“外風”是具有致病性的,當人體免疫調節功能出現紊亂的時候,就更加具有侵襲性。當然除了花粉這個主要因素之外,霧霾天氣的影響也不可小覷,空氣中細顆粒物的濃度增加,會損傷人體呼吸系統的天然屏障,從而加速過敏性疾病的發生。
過敏性疾病與肝的關系
古人很早就認識到“內風”與五臟中的肝臟密切相關,提出“諸風掉眩,皆屬于肝”,“風氣通于肝”等理論。肝應春,春季是肝氣升發的季節,需重視調理肝臟方能身心健康,若此時不注意調節情緒,經常熬夜,生活作息沒有規律,沒有順應肝臟“體陰而用陽”的特點,就容易出現肝陰不足、肝氣升發太過的狀態,從而導致“肝風內動”。如過敏性哮喘經常因情緒激動而誘發,也印證了肝風在過敏性疾病發病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內風和外風一齊作用,難免給過敏原可乘之機,其泛濫也在所難免了。我們在臨床上治療過敏性疾病經常從風、從肝論治,多獲良效,也從側面證明了過敏性疾病與風邪、與五臟中的肝臟關系密切。
過敏性疾病與肺的關系
“肺主氣司呼吸”,很多過敏性疾病都被列入呼吸系統疾病的范疇,其與肺的關系自然十分密切,中醫理論認為人體的“肺衛之氣”可保護機體免受外邪侵害,是人體的天然保護傘,肺衛之氣不足,防御能力下降,則容易遭外邪侵襲。“肺主皮毛”,中醫理論認為很多的皮膚疾病都與肺關系密切,肺氣不足,則邪氣侵入皮膚而發生蕁麻疹等皮膚疾患。
避開虛邪賊風
古人云“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我們所說的過敏原就是“虛邪賊風”,應該避開,也就是提示我們要注意防護,如春天花開季節,出行戴上口罩,霧霾天氣少在室外活動等等,都能有效的避免過敏性疾病的發生。
增強人體正氣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避其毒氣。”提示我們平時要注重鍛煉身體,增強免疫力,激發人體天然的保護屏障,避免過敏原的侵害。
順應春生之氣
《黃帝內經》提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春季是推陳出新、生命萌發的季節,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氣,萬物都顯得欣欣向榮,這時候人們應該入夜即睡覺,早晨早點起床,閑庭漫步,使精神愉悅,胸懷開闊,這是春季養生的重要法則,如果違逆了春生之氣,便會損傷肝臟。
正氣是人體的免疫屏障,肺肝二臟主宰著氣機的升降出入,調肺肝而養生,可助我們免受過敏性疾病的困擾。
上一篇: 別再天天喝“綠豆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