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動態
創新幫扶模式 助力新時代文明實踐醫療服務隊再進大別山
繼湖北省紅安縣、麻城縣后,受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和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邀請,7月12、13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助力新時代文明實踐醫療服務隊再進大別山,赴革命老區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金寨縣開展幫扶活動。
霍邱縣、金寨縣位于大別山區,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地處大別山腹地的金寨縣,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戰爭年代有10萬兒女為國捐軀,老區人民用鮮血和生命書寫下“大別山精神”。
兩地曾屬于貧困地區,2016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金寨縣考察脫貧攻堅情況,對老區精準扶貧提出要求,當地人民牢記囑托、拼搏奮斗,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路上交出勝利答卷。
懷著對老區和老區人民崇敬的心情,醫療隊來到這里。按照當地需求,這支由神經內科、消化、綜合內科、中醫等專業專家組成的醫療服務隊,每到一處,大家不顧舟車勞頓,放下行李換上白衣就出現在義診現場,為當地患者排憂解難。不僅是對自己所學專業的疾病進行診治,在義診中發現患者有其他問題,專家們掏出手機聯系在北京的同事,現場連線“會診”。“我們既然來了,就盡可能給當地患者多解決點問題。”專家們說。據統計,醫療隊在兩地義診共服務當地患者約400名。同時,為了讓老區人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北京的優質醫療資源,北京天壇醫院與霍邱縣第一人民醫院和金寨縣人民醫院分別開通遠程會診中心,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長期穩定的醫療幫扶。
“要真正解決當地老百姓就醫問題,根本在于提升當地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和水平。這也是落實醫療衛生‘強基工程’的要求。”北京天壇醫院國際醫療部主任、互聯網遠程醫療負責人任添華說,去年以來,北京天壇醫院助力新時代文明實踐醫療服務隊已先后前往5個省市的10個縣開展幫扶,醫療隊在解決患者疾病的同時,對當地基層醫療機構的醫院管理、學科建設等也進行全方位的幫扶,并根據幫扶工作中各地基層醫療機構提出的共同問題,對“數智賦能”的幫扶模式進行了“升級”。
按照“升級”后的幫扶模式,依托北京天壇醫院神經系統疾病專科聯盟,可以對聯盟單位提供人才進修培養、遠程病例指導、疑難病例討論、定制化專科講座、科研協同輔導等幫扶內容,通過醫院自主研發的“互聯網遠程聯合門診系統”“遠程虛擬病房系統”等,當地門診患者和疑難重癥住院患者可以享受北京天壇醫院專家系統化、同質化的門診和病房管理。以實現縣級醫院“重大慢病管得住,常見疾病接得住,當地患者留得住,學科品牌立得住”的任務和目標。
“為了發展神經外科事業,王忠誠院士帶領北京天壇醫院,無私地幫助了國內多個地區的學科建設。今年是王院士誕辰百年,北京天壇醫院黨委提出了‘百年忠誠心向黨,團結奮進譜新篇’的口號,號召全體‘天壇人’傳承‘忠誠’精神,我們也希望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醫療公益服務,把王院士的精神和天壇醫院精神傳承下去,真正造福患者。”任添華說。